Skip to content

维持纯净三昧耶的重要性

importance-samaya
importance-samaya

维持纯净三昧耶的重要性

依止上师被视为藏传佛教修持法的核心。任何人若未能对上师生起坚定的信心,在修行方面并不会取得更高的成就。对上师的依止心并不意味着被上师控制或盲目地跟随上师。事实上,在开始任何上师与弟子的关系之前,我们应仔细观察上师。只有当我们对上师生起信心并且相信他能协助我们精进修行,全心全意地臣服,并遵循上师的教诲来成就佛位。

例如,如果你想成为一名职业高尔夫球手,你会仔细查看教练的资料,看看哪些教练取得最好的成绩,并具有最强的技能。谁适合成为你的教练由你来决定 ,并向他们查询是否愿意接受你成为他们的学生。接着,你会参加培训课程,你相信你所选择的教练会引导,帮助你更好地发挥所长。上师与弟子关系也是如此。

以下是詹杜固仁波切给予开示关于与上师保持纯净的三昧耶的重要性。

对我来说,与上师的三昧耶是一件很殊胜的事。在修行的过程中,与上师之间的良好关系及纯净的三昧耶,将不可能是一件会被过度强调的事。如果我们不与上师保持良好的关系,我们的心识将会开始堕落。心识怎么会堕落呢?我们将会发觉娑婆世界中的各种活动,容易让人觉得“愉快 ”。我们会觉得每天重复的生活模式是“安全”的。我们能够找到更多借口为自己辩解,并想尽办法去说服他人,让他们觉得我们现在活得很好;我们以后就会从事佛法工作,或我们目前已经尽力做得“最好”了。其实,这些借口是很容易被他人看穿的,他们只是太有礼貌,并不忍心再多说而已。

事实上,在这么做的时候,我们不仅是在逐渐远离修行、佛法思惟及一切善行, 甚至阻碍佛法在我们的心相续中成长。有时候,我们看得到这种堕落的发生,但基于已破戒却未被修复的三昧耶,我们并没有积极的进行任何补救行动。我们甚至会将自己曾经对佛法坚定不移的信念,转变成一种可以用来为维护自身的堕落,而与他人“辩论”的知识。

当与上师的三昧耶出现更加败坏的情况后,我们开始对上师生起邪见,即使上师在过去曾经帮助及利惠我们。在某些情况下,即使上师曾经拯救过我们的生计、生命,甚至个人心智。然而,我们逐渐地与上师无论在心理上或身体上,出现距离的情况。为什么?从外在的角度来看,这表示了我们对上师的不满。但从内在的角度看待,我们的心里其实很清楚 知道自己已经是在堕落中,我们的内心充满了嗔怒,也羞愧于面对上师和其他的学生。正因如此,我们很难去面对我们所知道的冰冷残酷的事实。将自己和上师疏离的原因,怪罪于其他人也是另一个用来掩饰懒惰、嫉妒及嗔怒的借口。为什么?有哪一个发心修菩萨道的人会厌恶他所察觉到的敌人,或埋怨他们的敌人呢?

上师直截了当地提醒了我们自身的堕落。其他学生的努力,以及他们在佛法事业及相关活动上达致的成就,提醒了我们,那些我们本该做却没做到的事。所以,我们选择了逃避,或更投入于那些我们自认为有意义的世俗活动。

在极端情况下,我们甚至会极度妒忌其他学生在佛法工作及追求上的成就。为什么会生起嫉妒心呢?因为,我们一直用佛法来满足自我,并让自己看起来很好。努力去让自己看起来很好,只为了填补内心的空虚寂寞。这种由内心空虚所带来的痛苦,是因为我们知道自己并没有善用人生做一些真正有意义的事情, 而这种感觉会将我们吞噬。在这种堕落的过程中,我们选择远离上师,或表现得不合作,只为了想要给上师一个“教训”或“惩罚”,因为他并没有给予我们,那些我们所要的东西。然而, 一位上师扮演的角色,并不是要给我们那些我们所要的东西,而是给予我们真正需要的东西。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上师与弟子的关系。

随着我们与上师之间的关系的疏淡,我们的修行也必然会跟着退滞。很不幸的,这是一个自然的过程。这时候,我们所仅有的一切,就只是那些我们企图将之当成“避风港”,以求得一时解脱的世俗活动。投入于这些世俗活动,在短期内可能会起着“安抚”的作用,但从长远的角度看来,它却是不断地消耗着我们短暂易逝的生命。没有一个人能永远的存活著,弟子们固然如此,上师亦然。到最后,我们将以“我们非常忙碌”为由,把自己藏身在世俗活动中。事实上,我们并不比那些与我们一样进行着同样的世俗活动,而同时从事佛法工作以及修行的弟子们,来得更忙碌。

请记着,正如万物皆无常,我们与上师之间的关系,即使疏淡了,也不会是永恒的,所以我们并不应对此紧抓不放。它是可以被改变的。为什么了解万物皆无常如此重要?因为根据逻辑,它不仅能给予我们希望和曙光,也有助于对抗惰性,而惰性亦是许多问题的根本原因。我们知道一切事物可以被改变,却不做任何事情来改变它,那是一 种纯粹的惰性。因此,我们的惰性一直隐藏在毫无根据以及层层美丽的藉口背后。是时候该做些什么了。

延伸阅读: